我不介意霹靂因地制宜,例如日本的東籬劍遊記。 &w3LMOT
我在乎的只有劇本要精采不拖沓、口白要把腔口韻味詮釋出、武戲別太依賴動畫。 .{-8gAh
霹靂世界架構太大,有些劇情在一個劇集內陳述不完也合理,但也會有編劇不給力,某幾檔劇爛到掉渣,我已經習慣點跳式看法了。 p$@=N6)I.k
/BVNJNhz
在大陸地區用國語配音我不反對,但我放空的是霹靂是不是忘記了布袋戲的口白之於普通戲劇的演員?操偶師再厲害,木偶的五官還是不如真人活絡,這時口白就非常重要。不管是國語配音抑或是找多人台語配音都有這很致命的問題,他們根本不懂怎麼把聲音情感融入偶戲! @11voD
再者,台語有他的腔調之美,都願意出兩版口白了,歌曲也不一定要限定一種語言吧…… nZN]Q9
ap9eQsC
最後是武戲,一揮手,動畫一閃,山河易位。的確很先天、很強大,但過度依賴動畫有時會覺得是不是太過敷衍(就像演員演技不上心)?否則魔吞不動城金獅初登場的幾場戰役為何又被大肆討論,偶大了不能如舊制操偶,但發展出細緻機關自然也能用剪輯去拍攝拳拳到肉的精采武戲啊。 _ #l b\
@Cm"lv.hz
如今霹靂已經是布袋戲界的領頭羊,當然會有多方嘗試的現象,但真的希望霹靂在試水溫的同時也能兼顧上述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