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圖天書
場景變換
秘笈
公開亭
大門
踏入江湖
加入本派
首頁
風雲碑
搜尋
世外桃源
泡泡箱
用戶名
UID
Email
�熱門版塊:
布布文學
神蠱峰
休閒茶棧
難為知己,半生飄零愁是雨;難為手足,一夢吹醒江無雲
戲劇綜藝
過往記憶
錢莊
梅染禪意
涼澄酷夏
正式風格
雨中禪意
盛夏未央
個人資料首頁
編輯個人資料
查看個人資料
好友列表
用戶權限查看
積分管理
積分轉換
特殊組購買
收藏夾
我的主題
基本統計信息
到訪IP統計
管理團隊
管理統計
在線統計
會員排行
版塊排行
帖子排行
個人首頁
我的收藏
好友近況
三十六雨
金光論壇
10.03 鵬之徙於南冥(談任飄渺的兩場決戰與相關設定)
風如劍、雨如霜,電掠秋雨山河鳴
版務公告
迎新納緣
風花雪月
布布文學
水舞弄花
訊息宣傳
醉顛狂、雨飄紅,血披秋水一色劍
霹靂論壇
金光論壇
神魔論壇
其他布論
滄海遺珠
瑤琴巧韻
舞秋月、佾江風,也是疏狂也任真
文學創作
網路休閒
包羅萬象
世情百態
COS專區
記憶拼圖
難為知己,半生飄零愁是雨;難為手足,一夢吹醒江無雲
管理中心
異度魔界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 帖
復制鏈接
|
瀏覽器收藏
如糰子
級別: 聖騎士
作者資料
發送短消息
加為好友
UID:
73459
精華:
0
發帖:
132
威望:
3 點
銀兩:
60282 兩
蓮花:
352 朵
本命: 羽人非獍
王道: 羽慕 慕羽 任温俏
牆頭: 吞佛童子 兵燹 四無君
配偶:
座右銘:
注冊時間:
2011-05-27
最後登錄:
2020-02-28
鮮花(
123
)
樓主
發表於: 2013-10-03 23:12
只看樓主
|
小
中
大
10.03 鵬之徙於南冥(談任飄渺的兩場決戰與相關設定)
2
b6?&h:{k
*本文純屬瞎掰,如有雷同……應該不會有吧。
:Ldx^UO
c9:8KMF)
一、所謂武道
[e`e bn[C
任飄渺這個劍者,與常人不同,他被賦予了一種超脫的意義,或者說他本身就是以意義為存在形態。要探討任飄渺,就需要先探討這個所謂的“意義”,也就是武道。
:V!F~
先來說說“道”,道是個很玄的東西,道不可道,但是可以被領悟,雖然這個表述本身就很玄,但打個不恰當的比方,譬如風,不可目睹不可觸摸,但人可以通過其對事物的影響而感知其存在。然後說回道,在我的理解中,道是一種規律性質的東西,所謂大道,既是萬物動息的規律,又是孕生萬物的源泉。
pGdFeEkB/
而武道,不完全等同於廣義上的大道,但是可以看做是“武”這一領域裏的“大道”,也就是外延收縮,但本質共通。武道至大道,差不多可以看做百川灌河吧。
[vTk*#Cl4
之所以要把武道這個概念說在前頭,是因為此文中我個人以此為分析評判任飄渺的標準,標準不同,結論不同,任飄渺是否惡貫滿盈,或者是否令人憐惜心疼,不在本文的討論範疇內。不在同一平臺上的討論是錯位的。
UGP,/[XI
本想在這一節裏講講會涉及到的一些關於道的特徵屬性,但想想還是放諸具體的情況下去闡述會比較明晰一點,就分到下文中去吧。
]2
(下麵講到的“道”,可能會涵蓋兩者,就不再細分說明。)
5Ly Wg2
f 0r?cZ
二、神蠱溫皇“化”任飄渺
G -V~6
先來說說任飄渺緣何而存在。
z=6zc-$y 9
神蠱溫皇與任飄渺,是一個人嗎?是。
K"/3/`T
是完全等同的,唯有外在的區別嗎?不盡然。
xl ]1TB@
名以狀物,其實有別,任飄渺不僅是溫皇的殺體,他是溫皇的一顆純粹無他的劍心所衍化的個體。
#GuN.`__n,
那麼,問題來了,神蠱溫皇為什麼要化為任飄渺?溫皇完全可以用溫皇這一身份追尋武道,也無不可吧。
%PlA9@:IZ
借鯤鵬的寓言來表達其中的微妙之處: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E<[Y KY
溫皇“化”任飄渺,在我看來,就是所謂的鯤鵬之化。
A&S n^mw
乍看這個寓言,也會有相似的不解,鯤本身已經具備鵬的特徵(大),為什麼要化為鵬,又為什麼要怒而飛徙於南冥。
1d 1 ~`B
這是一種象徵,水擊三千裏,上乎九萬裏,所謂的徙於南冥的過程,是以有形投入無形、以有限投入無限的過程,也就是以身求道的過程。鯤如果不化為鵬,就無法脫離束縛而上九萬裏,這束縛,源於環境,也源於其自身。
rK[;wD<
對應來說,神蠱溫皇如果不化為任飄渺,也就無法真正作為一個心無旁騖拋開一切的個體去探求武道,神蠱溫皇踏在凡塵中,而任飄渺踏在超乎凡塵的劍途上,神蠱溫皇能看到這種境界,而唯有任飄渺能達到這種境界。
)wNcz~ Y
/@?lV!QiO
三、悟道與證道
yHf:/8Z
任飄渺對宮本總司,任飄渺對雪山銀燕、劍無極,這兩場決戰與任飄渺相關的側重點,我分別概括為悟道與證道。
wE3fKG.
悟道,是感悟道;證道,包含悟道這一涵義,但更側重於實踐道。
cBtQ2,<6
dwqR,|
——既生且滅不生不滅·劍十一
(>SucUU
與宮本總司之戰,劍十敗於一劍無聲,任飄渺臨陣頓悟,創造了劍十一。
rcz9\@M
“八式往復入輪回,自生而滅謂天葬,極而複始,不生不滅,乃是……我,悟了。”
X$*]$Ge>
任飄渺的所悟為何,或者說,為何任飄渺能在這一時刻頓悟。
57Bxx__S4`
劍十這一招是從未使用過,而我認為,假使在其他的情況下使出這一招,未必能突破至劍十一,因為一劍無聲既造就劍十之敗,也造就劍十突破至劍十一的機緣。
yVe<+Z\7
劍十·天葬,自生而滅,唯有“滅”之一途的劍十,是無法達到“不生不滅”的劍十一的。
4+J>/xiZ
有生有滅,極而複始——這就是道的存在,正因如此,道的存在是不生不滅的,而不生不滅的道,方造成了這一切。
hrW2#v
劍十之敗,是對劍十的極端之“滅”的瓦解,才讓任飄渺悟了“生”與“滅”的微妙平衡,才有了劍十一·涅槃。
n.=Zw2FE
J^-a@'`+
——劍至盡處無可盡·劍十二
.Vrl:
劍十二與劍十一不同,劍十一是臨陣悟招,劍十二則是在戰前已然被創造出來——儘管是所謂未完成的一招。
)fl+3!tq
劍十二的設定,劍十二的殘缺,是值得探討的。
#~ZaN;u
真的僅是因為這是未完成的一招而會導致經脈寸斷,還是說,這樣的結果,是創造與實踐劍十二的必然過程?
:3[;9xCHj
人力不能及,對肉身的反噬,在我看來更像是一種象徵。
TPn#cIPG
求道證道,難在何處,難在人有對“我”的執著,這就有了物我之分,拘泥於此,如何見道?
{ u3giB
唯有破除“我”,才能接近道。
7U!-_)n{
這時的任飄渺,在領悟涅槃之後,踏在證道的路上,他清楚繼續往前走會發生什麼,但是他不會後退。
Xc$Zkfmms
任飄渺為什麼明知後果很可能要搭上性命,也要使出不完整的劍十二,原因有二:
jJD*s/o
1、任飄渺不是求勝,不是求生,而是求道。
\ #N))gAQ
這個問題回到最初,什麼是道?語詞中抽象的概念從具象中來,道,可以看成道路,不進則退,不能停留。
,uPN\`.u8
任飄渺的不後退,是對自己豁盡一切追求劍道的畢生信念的踐行,也是用毫不保留的回應,對這一招能破解劍十一的一劍無悔的致敬。
{_4`0J`3
2、如果這個結果是必然——譬如這樣看,假使求道的路上必要經行刀山火海,生還幾率渺茫,任飄渺會選擇止步嗎,不會,那麼這次也不會。
<k 'zz:[c!
av bup
四、無殺無不殺
*|ef#-|D
這個問題,先放到具體的事件中去分析。
*j<{3$6Ii
我看到過有觀點說任飄渺和宮本總司一戰中,任飄渺是為殺伐。我個人覺得這樣理解不對。
X>%li$9J.
那一戰中,但凡在使出劍十一之後還有回環的餘地,任飄渺應當是不會殺了宮本總司的,理由很簡單,一劍無悔確實破了劍十一,對任飄渺而言,當然最好是能留下宮本總司,有這樣一個活著的對手,他能更好地追求劍道,後來他不也說宮本總司你讓我這一招寂寞一生啥的嗎。
Fl!D2jnN
當然也可以說,任飄渺為什麼不乾脆不使出劍十一,這樣兩人都可以活下來,但這是不可能的吧,理由見上一節。
Xp9] 9H.
然後再說對銀燕劍無極的那戰,任飄渺為什麼在最後時刻選擇不殺銀燕劍無極?
=>XjChM
首先前提是,武道不是侵略和屠戮,對任飄渺而言,殺與不殺,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需要他來取捨,因為任飄渺根本沒有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他不在乎。
~gaWZQXyu
當然原因不止於此,如果殺與不殺都一樣,那他乾脆殺了他們好了,更何況他們不死,自己變成活死人後很有可能死在他們手上。
F*_+k
而當時是有很明確地拍出來,劍十二原本的趨勢是要他們的命的,但任飄渺改變了主意,刻意走偏了劍勢。
\U<d)j/
據我猜想是這樣,這一回的一劍無悔雖然沒有達到宮本總司的水準,但銀劍兩人傳承的一劍無悔,也確確實實打敗了劍十一,說明銀燕和劍無極於武學上是有潛力和不斷突破的可能性的。任飄渺追求武道,不是追求唯我獨尊,而是境界,這境界是無私也無我的。
Za]~[F
而溫皇說過類似的話,活著的高手,能不斷進步,有無限的可能性。
?2q0[T?e
這就是任飄渺不想對銀燕和劍無極趕盡殺絕的原因吧,即使是有意為之,即使,可能這個選擇可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J?8"+_Y
其實這是另一種形態的傳承。
\Vpv78QF;
^kke
有人認為,任飄渺放過銀燕和劍無極是體現他的仁慈。
PZVH=dagq
我就先抖一下。
BIEq(/-
咳,正經地來看看任飄渺仁不仁慈,我覺得答案是否定的。
%,S{9q
有個細節可能很多人都忘了,在和宮本總司決戰之前,溫皇變成任飄渺,壓抑不住的劍氣隨隨便便就殺了一個還珠樓的下屬。
~x^Ra8A
任飄渺那個程度的劍者,真要壓抑劍氣又怎麼會壓抑不住,不然他方圓十裏還能有人嗎,再說劍術本來就講究收放自如吧,只是他興奮起來懶得壓抑罷了,要了一條人命對他而言根本不算什麼,雖然死的是個炮灰,但畢竟也不能說施與大咖才能是所謂仁慈吧。
' g d=\gV
然後想說的是,其實我看待任飄渺這個人,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
g_JQW(_
有句話叫,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所謂“不仁”,其實是指既“無仁”也“無不仁”,天生萬物,無所偏愛,大抵就是如此。而任飄渺,對他來說,殺或者不殺,不是好事,也不是壞事,他不嗜殺,也不排斥殺。
7\N }QP0"u
從“仁義”這個角度去評判任飄渺,有人覺得他就是一壞蛋害死好多人,有人覺得他未嘗沒有給人留有餘地,還是有救的。我覺得以此為評判標準不是不可以,只是和任飄渺的本質核心偏離得比較遠,不在一個範疇內。
|;\pAZ2
“大道廢,有仁義”,不是說大道就必然反仁義,而是大道中不包含仁義,也不包含仁義的反面,於任飄渺如是。
#/5eQTBD
{|'NpV
五、一些設定的自由解讀
Ezev ^O]
先強調一下這段純屬附會,當然以上全文也都是附會。
,~/WYw<o
——秋水浮萍任飄渺
{9* l
既然都套了那麼多道家的概念,也就繼續吧。
G'`^U}9V\
這個名字何解,秋水是指秋雨,也有解秋天的河水的(能不能直接套莊子外篇233);浮萍無根;飄渺無定。
nzZs2
私以為這個名字所隱喻的,是一種狀態——“無待”。
`KZu/r-M9
秋水浮萍任飄渺,類乎“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者。
?vFtv}@\
b7'l3mQjk
——風滿樓,卷黃沙,舞劍春秋,名震天下。雨飄渺,倦紅塵,還君明珠,秋水浮萍。
ttls.~DG
這首詩九龍變時期任飄渺念得挺多的,我一度都當成詩號了,其實也挺直白,沒什麼好解了,倒是那句“還君明珠”我還是疑惑了挺久的,包括還珠樓這個名字。
ss6{+@,
按照我有的印象,“還君明珠”是只有一個出處吧,張籍的“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用在這裏,能解釋不過也有點牽強。
d|8-#.gV
張籍以此詩致李師道,是比較委婉地表達辭絕,可以看做是蘊含一種孓然獨立的氣度吧,至於為何是如此委婉的表達方式——我記得有設定說,還珠樓的佈置似乎是很有書卷氣的,也合乎這個風格了。
rGrR;
再附會一點來說,“還君明珠”後接“秋水浮萍”,可視作對外物的擺脫,從而至於“無待”吧,當然我是覺得這個有點過,但也不失是一個方向吧。
O{\%{XrW
i'.D=o
.IM]B4m
江南海北長相憶,淺水深山獨掩扉。
重見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得歸。
頂端
回復
引用
分享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十六雨
金光論壇
http://36rain.com
訪問內容超出本站範圍,不能確定是否安全
繼續訪問
取消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