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魏徵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ZPX]2D4B#
kID[#g'
俏如來的視線劃過最後兩個字,得失。 <q)4la
$VG*q
可能這天下間也找不出幾個人比他更能明了這二字了。毫無疑問,他是極為幸運的人,也因此可以說是極為不幸。也許命運就是這般,給了你什麼就要拿走一些什麼。 fjo{av~]y
?q`0ZuAg\<
他的第一面鏡子,是史艷文。 z_;3H,z`
$FH18
這天下間再也不會有第二個人比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更適合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樣的形容了。 js^ ,(CS
@ufo$?D
對外,史艷文從來俯仰無愧。遇事無不盡心竭力,也因此名滿天下。俏如來曾經因此敬仰他,敬重他,為自己史家人的身份驕傲,想著成為史艷文那樣的人,這一片赤誠之心並非作假。 {P9J8@D
S-+"@>{HJ
所以他理解當初那一掌,理解為什麼放棄小空,理解……作為史艷文的兒子,永遠不會是被他堅定選擇的那一方。 c97{Pu
|s7`F%
大義當前,豈容私情。 e;bYaM4UX
dBsX*}C
史艷文沒有錯,但俏如來不能是第二個史艷文。 S|V4[ssB
aeyNdMk-
俏如來一視同仁的不舍,但師尊教導他:同時也要一視同仁的,舍得。 oq/G`{`\
D(W,yq~7uY
第二面鏡子,是默蒼離。 pY)5bSA
g3n'aD@'x
血色琉璃樹下已無人影,可直到默蒼離死去俏如來也不能肯定自己了解默蒼離這個人幾分。 #$~ba%t9%
gieN9S
墨家鉅子毫無疑問是一位嚴師,但俏如來不敢說自己是否算得上高徒。他成長了許多,但想來在默蒼離眼裏也難稱一句高明,必然是會被不留情面地挑出許多破綻,就像他生前一樣。 |rw%FM{F
wCs^J48=
鑄智,鑄計,鑄心。 Eh</? Qv\
?,P3)&3g
血色琉璃樹下的默蒼離用自己的血肉鑄造出了此生最後也是最好的作品,就像那些古時投爐為求一鋒的鑄劍師一般。 (;x3} ]
&K_)#v`|
俏如來想,鑄劍師嘔心瀝血,為鑄造出最好的劍而賠上性命雖為美談,但這樣的狂熱與他那師尊實在是相去甚遠。 v!3A9!.
Kemw^48ts
默蒼離是因為完成俏如來這件作品而死的,卻不是為了俏如來而死的,他對此有著相當程度的自知之明。 zIC;7 5#
qL6c`(0
真要說起來,也許把墨家著堆爛攤子甩給他的意味更重一些也說不定。 ~fl@ 2
%)jxW{
開玩笑的。 TlL^7f}
c@[:V
俏如來明白,如果說真的有什麼殺死了默蒼離,那一定是時間,孤獨,和永無止境的疲憊。 6h?gs"[j
!J1rRPV
以默蒼離的智慧,九算也好,魔世也罷,都算不上什麼無法處理的問題。但九算沒了還會有下一批九算,魔世結束了還會有下一個亂世。就算是默蒼離也給不了九界和平。 c5q9LQ/
!?f5>Bl
沒有人能讓九界和平,但以人力的極限,可以做到動亂九界。 C$Lu]pIL*
.Ig+Dj{)
第三面鏡子,是上官鴻信。 3uU]kD^
-&82$mj
《羽國誌異》當中的雁王真實性幾何,對俏如來來說已不可考。但與現在的上官鴻信究竟還有幾分相似,俏如來可能還算得上是這世間少有的幾個還是勉強可以評價一聲的人。 q/3ziVd7p
3K&4i'}V
天差地別。 ;Mm7n12z C
bawJ$_O_
書中那個和曾經的蒼越孤鳴一般稚嫩的少年在策天鳳的幫助下跨過了重重險阻登基為王,又回過頭來追殺昔日輔佐。 'K@|3R
/[:dp<
可能在常人眼裏這不過是皇室中再尋常不過的狡兔死走狗烹的戲碼。但策天鳳,也就是默蒼離顯然和這樣的劇本十分不搭調。 5Dp#u
a8u9aEB
作為轉折點的霓霞之戰究竟具體發生了什麼,知情的人估計只剩下上官鴻信和擁有上官鴻信記憶的缺舟一帆渡,他人是無從知曉。 r`&-9"+
M7f;Pa
但毫無疑問的是,這一戰過後,這世界上多了一個怪物,少了一個人。 K]/4qH$:
ERwHLA
很難說默蒼離是不是故意,但顯然他不會漏算一點,在他死後,他的兩個弟子必然會對上。 默蒼離了解上官鴻信,一如他了解俏如來。 WPZ?*Sx
Ze<K=Q%(i
如果說過去的上官鴻信是個不折不扣的仁君。鑄心失敗的上官鴻信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流氓。 gh`m*@
無地者為「流」,無房者為「氓」,一無所有的人,謂之流氓。 7\_o.(g#-
I8oo~2Qw
雁王坐擁羽國之天下,代價是上官鴻信一無所有。 }:: S0l
VxP&j0M>
俏如來不關心上官鴻信為何會變成現在的性情,他只要知道他這位師兄孤身一人前來中原,孑然一身,亦毫無弱點。找不到上官鴻信的目的,摸不清上官鴻信動機,好似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因為上官鴻信熱衷於製造混亂。 wB'zuPAK6
|+ N5z
但只要見過上官鴻信就知道,心死之人怎麼會熱衷於什麼。而讓上官鴻信拋下王位,千裏迢迢來到中原的理由更不會僅僅是製造動亂。 jq'!UN{
~HQ9i%exg
默蒼離之死當然是原因之一,一個恨了那麼多年的人,敬了那麼多年的人,死在這樣小小的一場戰役當中。上官鴻信心知肚明這是默蒼離的選擇。無論出於何種心態,他總是要來見見故人的。 vVGDDDz/
=4GSg1Biy
而俏如來作為那個附贈的,默蒼離認定的弟子,也算是值得讓上官鴻信見上一見。 N@B9
@8h
fEB7j-t
上官鴻信早已拒絕按著默蒼離給的道路前進,但這並不妨礙他對新來到這條荊棘之路上的俏如來會做出怎樣的決定報以稀薄的好奇與惡意。 IH$0)g;s
Y*_)h\f
而俏如來此時尚不能明白在這條路上前進的代價。但本能地明白他與上官鴻信的道路是背道而馳而水火不容。 oJ#,XMKga
s
{^yj
因為徹底的背道而馳到頭來會走到同一個選擇前面,而俏如來必須阻止上官鴻信,拿到主導權。否則上官鴻信的選擇一定不會是他所樂見。 kyR*D1N&)
zByT$P-
如果說以史艷文為鏡可以明白俏如來成為不了史艷文,以默蒼離為鏡可以明白俏如來是俏如來,以上官鴻信為鏡可以讓俏如來明白不要成為這種人。 t1E[uu,V8
BL@:!t
但俏如來似乎都沒能做到。 =PGs{?+&O
;lYHQQd!,
在鏡與鏡形成的萬花筒中,俏如來究竟是何種模樣,又有誰還看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