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縱知夢裏身是客,未悔他年自獨行 [wKnJu
9cV;W\ Tw
由作者去用長篇大論爲自己的情節做解釋,其實是一件可笑的事。姑且不提王婆賣瓜的嫌疑,一篇文放到不同人眼裏,本是見仁見智的事,便如這文的主人公一樣,原該不介意各種眼光的。只是于作者的私心來說,正因爲他的超然,便忍不住爲他挂懷,於是終於有了這篇後記。 !@2L g
寫最後兩章時,是一種很忐忑的狀態,因爲想把太多的想法放進裏面,結果常覺得文字有不勝負荷之感,其實原該寫的更言簡意駭些,卻終有些擔心詞不答意的惶恐,於是添上了不少自己都覺得礙眼的議論。 a
W1y0
X'BFR]cm
之所以設計這個夢,是想在最後真正去觸摸一下蒼的內心,他不再只是衆人面前強大而超然的存在,他的堅定與克制底下,亦需經歷過不爲人知的脆弱與惶惑,有些心事,即使相知如一步蓮華,親近如翠山行,也無法與其分享。那麽,讓蒼在夢裏走這一遭,看卸下防備後的他,如何面對內心深處那些紛繁蕪雜的情緒,看這幾百年的悲歡離合,成敗得失,究竟給他留下了什麽樣的心靈烙印,便是我的初衷,亦是我努力去奮鬥了的目標。 MBlhlMyI
Ci{,e%
所以夢裏的蒼,是完全走下神壇的蒼,他的心靈遠比醒時放鬆,情緒也自由了很多,喜怒哀樂的流露也更爲直接。當然,沈靜原是他本性,他不可能一下子變的躁動,但對著白雲露出委屈,或乜斜著他抱怨的蒼,大概是在蒼告別童年後,再不可能出現的場面。 MA9Oi(L)K
ey4RKk,
這個夢,其實就是蒼心境的直接反映,涉及到的情緒很複雜,我把它分爲三層,第一層,那是關於金紫二人的,概括的說,是關於仇恨,之所以放在第一層,是我認爲,它在蒼的精神世界裏,必然是第一層被消解的,人死,恩仇盡泯。他與金紫二人的再遇,有著前塵如煙的平靜。 M3>c?,O)J
wLX:~]<xl
金紫二人的境況與態度,亦很值得玩味。他們生活的還不錯,但並沒有回歸玄宗,且依舊是那個充滿默契的二人組。這來自蒼心底的某種覺悟。當金鎏影那樣決絕的死在蒼的劍下那一刻,相信蒼也不會再存了他回歸玄宗之類的盼望,作爲曾經的同修,便是希望他們在那個世界可以放下仇恨,過的開心。 aB@D-Y"HO
dw6U}
金紫二人對蒼依然有怨念,但並非是至死方休那種,做鬼的眼界,其實原比做人時開闊,以過來人的身份,目送著一個個人帶著生前各種故事走進城中,亦是蒼希望他們能借此堪破執念。 f]N.$,:$
然而在這段關係中,蒼並非完全是勝利者。最終他是被心照不宣的金紫二人耍了一回,他能洞察,但其實他無力也無心追究,因爲他和金紫二人所關注的東西完全不同。(那個亂七八糟的登記,亦可看做潛意識裏的一場自嘲。)金紫二人,甚至包括莎羅曼,有著怎樣的默契,是蒼永遠不可能進入,甚至永遠會帶著一絲局外人的惶惑的。 |"7F`M96I
~o"VZp
在我看來,如果說,金鎏影對蒼的心結,是出於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那麽紫荊衣對蒼的不喜,除了受金鎏影影響外,大概也是出於作風的格格不入,當率性遇上克制,估計很難擦出什麽火花來,而且率性那一方碰壁的可能性非常大。 zB,Vi-)vH
i{1SUx+Re
所以蒼和金紫二人的世界,是永遠平行,誰都無法真正體會對方的感受。因爲無法瞭解而産生的自我防備,亦是人的一種心理反應。最後他離開時,回頭看三人笑的很默契,那會兒,他是有一絲迷惑的,甚至還帶著一點被孤立的不安。 O+ ].'
TCb 7-s
/da5"
第二層情緒,就是關於藺無雙一步蓮華以及四絃等人的,也就是對親友的牽挂。 6Ja} N
}r%Si
讓練藺二人終成眷屬,並將狂龍揍一頓,是作者的私心,但也完全可以當作蒼潛意識的想法。以他的通透,肯定不會覺得練藺成親有什麽不可行的,尤其是希望亡友在另一個世界能幸福,更是理所當然。至於狂龍,想來蒼聽到這個名字,絕對爽不到哪兒去。 8Jnl!4
AC`4n|,zJ;
再見赤白二人,在心理學上,屬於一種完形。未曾保護周全,甚至未曾告別的遺憾,在夢中得到了補完。赤白的撒嬌,正是蒼習慣於把他們當孩子的心理反應,有點像從小帶孩子的後遺症,就像子女無論多大,在父母眼裏永遠都是需要自己照顧的孩子吧。 k(<:
"YW&,X5R
這裏面其實還有對未曾保護周到的自責,所以借狂龍的偷襲,自己的阻攔來達成緩解。 j%7N\Vb
bLSZZfq
至於一步大師和善法天子,那要說,那是絃首多麽可愛的一種慣性思維,沒了大師和天子,玄宗財政顯然吃緊,之前文中有提第三層梳粧檯被當掉的事,每當蒼看到赤字報告時,想必也會加倍懷念好友吧,那點心思,笑,蒼終究還不是聖人的說,也許潛意識裏還真小小期盼過好友可以“也曾因夢送錢財”吧。 sR(or=ub~
soSdlV{
我把黃葉也歸在了第二層,是爲了一句話:“終究親疏有別。”其實有考慮過是否讓蒼在面對師叔時顯得更熱絡一點,比如加一句“等弟子見完師尊再來探視師叔”之類的話,最後還是舍去了。假如白雲不曾把蒼趕回去,蒼見完師父後應該會去探望師叔,但要在乍一重逢就立刻想到,並宣之於口,還是不太可能。 '*`25BiQ
>%x N?%
師父與師叔,一字之差,終究意義差別很大,何況黃葉畢竟嚴厲了幾百年,讓蒼因爲他臨終一番表白而在親近程度上來個大躍進,其實不太可能。也許在尊敬和感激的程度上,蒼對師父師叔可以達到一致,但情感深層的那份眷戀,畢竟是不一樣的。黃葉一生真正的遺憾,與其說爲了一個師徒名分,還不如說爲的是這名分所帶來的親疏差別。 x:Mh&dq?
ar+ j`QIe
然而他終究可以含笑瞑目,夢中黃葉那番自言自語,其實不正是蒼對這個嚴厲師叔的體察諒解麽? G6l:El&
:K-05$K
U^AywE]
然後說到第三層,關於白雲和白雲所代表的玄宗,即責任與自我認知。 BYhF?
|$hBYw
白雲把蒼趕出去那段,有三層含義,最表面的,是一種很常見的親人的疼愛,比如一人因爲思念的緣故,去黃泉找他已逝的父母配偶等,他們出於愛,一定會要他回去,並會說出“這兒不是你該來的地方”之類的話。出於這份苦心可以也閉門不見或者加以怒喝。 6bv~E.
QJeL&mf
第二層含義,就是責任。責任未完,不能倒下,亦是蒼潛意識裏的自我鞭策。 }8joltf
H8$l }pOz
第三層含義,亦是我寫時最感心痛的一層,那就是自責。他縱一臉清冷淡然,但那樣的過往,任何有良知的人怕都逃不掉自責的情緒。先不說按本文設定,自我封印是在他手中完成,破封時亦眼見衆人慘死,無能爲力,隨後同修和好友離去的無奈,最嚴重的,是赤白之死,完全是他對金紫二人險惡的估計不足,加上魔界依舊肆虐,玄宗蕭條,所有這一切加起來,足以構成靈魂上的重負。雖然蒼並不是一個喜歡追究過去,沈浸於後悔的人,但看破不代表就能真的超然,所以最終在夢裏,他借白雲之口,將自己罵了出去。 p,(gv])ie
Jf#Ika&px
白雲那話,是真的把他傷到了,說殘酷點,是潛意識裏的自我懲罰。因爲有愧疚,所以不知不覺在夢裏給自己找了委屈受,找了罵挨。 FabDK :
NVt612/'7y
其實我認爲,真正的白雲如果在那種情況下見到蒼,決不會是那個樣子的。大約是會先來下重逢後的驚喜後再勸他回去,但正因爲這裏嚴厲的不近人情,才更讓人替做夢的人悲哀。 :TPT]q
d@
MKl`9 Y3Ge
有些話顯得太脆弱,於蒼那樣的人來說,真的不太可能出口。如果與白雲重逢,在蒼心裏,真正最想說的是什麽。我想來想去,只有一句話,那就是:“師尊,對不起,弟子做的不夠好。” CrvL[6i
C'Gj\
在夢裏,我讓他以類似的意思問了出來,然而,問題被消解於無聲,因爲,這是個永遠不可能從白雲處得到答案的問題,他需靠著蒼將來的努力自己去回答。 E:_m6
m
{c(@u6l28
之所以又加上了慕少艾,是因爲覺得他當初在玄宗解封的過程中,幫忙不少,而且雖未直接刻畫,但從劇情看,他和蒼應該是頗有交情,在地府被其他四絃介紹去玄宗喝茶,也是很有可能的。 nM=5L:d
-[h2fqu1
那段關於爬山的回憶,考慮了好久,還是寫上去了,作爲對蒼性格養成的一個補充。我想說明的三點是,一、我真不認爲光靠寵著就真能寵出個可以一手撐天的弟子,他需有他的磨練過程,蒼的性格,一半天生,一半後天。二、師父師叔的寵不是盲目的,不是從小聰明相貌好就能代表一切,他必有他真正值得寵的理由,懂事與體諒,寬容與好脾氣,亦有可以被激發的韌性與堅毅。三、像蒼這樣周密內斂的人,感受性應該很高,心底世界應該很細膩豐富,師父師叔嚴厲之下的溫情,應該可以很敏銳的捕捉到。 PG51+#
_m?TEqB
還要特別提一下,白雲念念不忘的那句:“師叔,請不要再罵師尊了。”爲的是插一個美麗的誤會,想象白雲生前喝醉了酒後常常快樂的念叨這句話的表情,他大約是在滿足的想:“蒼兒真乖呀,這麽小就這麽有孝心……”然後看著自己徒兒真是越看越喜歡。結果某人不小心聽到後,想起自己當初說這句話的真正用意,不知一臉正經的表情下,心底有沒有在偷笑呢。 ZmXO3,sf)
xJ&E2Bf
在整個白雲與慕少艾對話的過程中,不斷的穿插著蒼的心理補充。其實當初寫的時候,就有想過,也許一部分讀者,不會很適應,畢竟這兒的蒼,顯得,話很多。然而考慮到這是最後一章,覺得該交代時還是得交代。 )U2cS\k'7n
<6!;mb
;cX
師徒間的相知,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明白與切身的體會,畢竟不是一回事,也只有經過道魔大戰的洗禮,在獨力撐起一切的過程中,他才能完全體會到師父當年在爬山那件事上的苦心,必要時的狠心,非是無情,反而是真正的疼愛。如今再想起當年雙手的疼痛,該真正是由衷的感激才對吧。 vO?\u`vY
55%j$f
白雲與黃葉,性格作風,甚至管教弟子方式的互補,最後出來的最佳産品,就是蒼了。(金鎏影本想再交代下,但篇幅已經太長了,就略去了,不過顯然白雲對金的關注決不會如黃葉對蒼那麽熱切,缺少心性磨練的金,最終不太沈得住氣,一失足成千古恨,實在可惜。) ,$H[DX
' F,.y6QU
而最後要描摹的,就是蒼對於此生的自我認知,其實寫的有些惶恐,終究覺得以自己水平,去揣測蒼此方面的覺悟,是一種自不量力的行爲,不過這個一生順水推舟般自然而然走到這一步的解釋,私以爲比較貼和道家風格和蒼的個性,作者姑妄寫之,大家也姑妄看之吧。 :kQ%Mj>
?3duW$`
然而當自我剖析完後,離開白雲身邊,接踵而來的,依然是現實的責任,責任,那將蒼擠的透不過氣來的人群,也是一種心靈寫照。不能言累,但總可以有偷偷感慨下的權利吧。 6I<^wS9j_
6bE~m<B\`
總的來說,這個夢敘了舊,補了遺憾,傾瀉了情緒,剖析了自我,于心靈成長,應是相當有益的。不敢說自己如何懂心理學的東西,仗著一些讀過的書的底子,在文裏自我發揮。因爲不太喜歡意識流的東西,所以一開始就不做考慮,倒是曾想過是否用第一人稱去寫這個夢,最終爲了保持全文的一致性而作罷。 Y&![2o.Q
k <EzYh
以上,即是對這個夢的一番思路交代,其中一些細節性東西,就不多說了,已經非常的囉嗦了。 *wfb~&:}
}ldOxJSB?
+o;}*
本文屬於正經向糧食惡搞文,從2006年10月5日開始在36雨連載,至11月24日結束,正文26回,約8萬3千字,自己都很是驚訝,想當初不過幾個惡搞的念頭,計劃只有2萬字而已。情節的時間跨度從蒼的童年起,到他皇龍記第2集退隱止,重點還是道魔大戰前的玄宗生活。我的初衷,不過是還蒼老大一個童年,一個迥異於後來那只手撐天般沈重的童年,哪怕最後所有幸福依然要風流雲散,但也一定要曾經擁有,亦希望在最後那種一沈到底的悲涼中尋覓任何溫暖的可能性,其中力有不逮,未盡人意處,在此亦向各位讀者告罪。 5s7C;+
?z[k.l+6w
><HHO
(74X
假如要讓我只用一個詞去形容我心中的蒼,最後我挑出的詞是:安全感。他是我那麽多年來喜歡的第一個有大哥氣質的男子,亦令我第一次明白其實安全感這種東西,對自己很重要,可以退一步的仰望甚至依賴,是女人的悲哀,也可看做是女人的福氣。萬事一念之間,可進可退,可悲可喜,亦希望自己可以如蒼老大那樣,將並不好走的人生路走的從容淡然。 ;YfKG8(0
lihV!1
寫到此處,仿佛見他紫眸清冷,淡淡掃過天地,衣帶飄動,一琴雙劍,悠然行過紛擾人間,他只是蒼,不是神,正因他不是神,才令人敬愛且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