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是最后一个完整试阅章节,全文敬请期待同人小说本。 Z*9]:dG:!
jM1%6
11.2 M$4=q((0
(p.3'j(
字确实是竖着刻的,从石壁上一人多高的地方开始,向下延续到半身高的位置,从右往左,一列挨着一列。有两三字一组的,也有四五字一组的,每组上下之间隔着一小段空隙,叶小钗看得出来,所有的字全都是同一个人的笔迹,于是从右上角起一组一组挨着看下来: [+MX$y
半驼废……歧路人……灵心异佛……百里抱信……海殇君……泪痕……舞造论……龙眼佛……金小开……东陵少主……非凡公子……忆秋年……舒石公……定风愁……金子陵……佾云……长河南星……白马纵横……蜀道行……苍白奇子……惠比寿……练峨眉……蔺无双……皇甫笑禅…… oTD-+MZn
刚才那六个字露出全貌,分别是“殷末箫”、“三口剑”、“月神”。扯掉上方和下方的藤蔓时连带着左边也再露出两列,刻着“四非凡人”、“墨尘音”、“愁落暗尘”、“紫宫太一”等字样。 $n#Bi.A
j
“到底是刻的什么啊?”不见荷惊讶地低呼。 Ag4Ga?&8ec
“我觉得有点儿像名字。你看这几个——”宿贤卿指点着石壁上的几处,对不见荷说道,“‘金小开’,‘金子陵’——这个是‘陵’吧——这是两个姓金的;‘百里’、‘皇甫’、‘殷’这三个都是姓嘛,我武馆里就有一个姓‘殷’的;还有这两个什么‘少主’‘公子’,可能是绰号。你说是不是,小钗?” |*c\6 :
叶小钗顾不上回答宿贤卿的问题,满满半面石壁,足有上百组的字样像半空掉落的石头一样,接连不断砸在他心上,砸得他一颗心越来越沉,越来越重。尤其是“半驼废”、“金小开”和“长河南星”,在那股沉重上又叠加了一丝痛楚,一时之间竟让他恍惚起来。 /sT
^lf=
宿贤卿见叶小钗呆呆看着石壁,好像没有听到他的问题,于是拍拍他肩膀:“小钗,发什么呆呢?你说这些是不是人名?为什么刻在这里?” #W%)$kc
叶小钗伸出食指触到“金小开”的“金”字,轻轻点了下头,然后将指尖伸进第一撇的凹槽里,从起笔处开始,沿着那一撇的走势,顺着凹槽将那一撇描了一遍,然后又转向那一捺,再是一横、一横、一竖、两点、最后一横收笔,将整个字都描了一遍。接下来是“小”字,“开”字,一个接一个地描了下去。 7}cDGdr
宿贤卿和不见荷都知道叶小钗是从小练书法的,而且水平很高,甚至连他那位佛法高深的师父都难免心染红尘向人炫耀一下弟子。此时见他专心致志用手指描摹那些笔划,以为他是在学习那上面的书法,一时也就不去打扰他。 %w8GGm8^/
不见荷心里好奇,也学着叶小钗的样子伸手去摸那些笔划,却在触到凹槽时惊讶起来——原本以为石壁上刻字,凹槽内肯定是很粗糙的,哪知却是相当光滑,指尖柔嫩的肌肤完全没有被粗砺的山石摩擦的感觉。于是又去描第二个笔划,也是光滑的,情不自禁又试了第三划、第四划…… =1
BNCKT<
宿贤卿看他俩一左一右在石壁上划来划去,不见荷还好,也就是轻轻摸摸,叶小钗却越描越快,越描越用力。宿贤卿有点儿看不过眼了,出声提醒道:“你俩摸几下过过瘾就行了,这些字也算文物了吧?小心给弄坏了,咱们都得落个‘毁坏文物罪’。” ~'NpM#A
话音刚落,一直闷头描画的叶小钗突然停下来,调头两步迈到左边,开始用力拉扯石壁左半边上剩下的藤蔓。 KW|\)83$
宿贤卿惊讶地问:“左边的也要看吗?要不我们还是出去告诉慕导,让他通知景区管理处来处理?” MYhx'[4[3
叶小钗好像没听见一样,只是一个劲儿地拉扯藤蔓。宿贤卿没办法,只好再次掏出军刀来割,不见荷也过来帮忙。 +fd@K
藤蔓一点儿点儿被清理掉,一列一列的字迹向左不断延伸。十来列之后,情况突然变了,新扯掉的藤蔓下不再出现整齐的一列字,而是一些长短不一的线条。三人加快了动作,又清理了五六分钟,终于让那些线条全都露了出来。 9sU+IT K4
“啊!”终于看清最后那些线条,不见荷一声惊叫。 4OOn,09
宿贤卿虽然没有出声,心里也是猛地一震——那些线条组成了三个大字,最上端与其他字平齐,最下端几乎触到地面,每个字都比右侧其他字大出好几倍。最重要的,那三个字的主人正站在他左边—— V@_-H
gg
“叶小钗”。 3 IWLBc
B?#kW!wj
最后被清理出来的那片石壁上,从上到下只有“叶小钗”三个大字,大得多的字体和深得多的刻痕对比着右侧整齐的一列列小字,突兀得刺眼。 { 8f+h
“哎呀,小钗,看来你和翠环山真是有缘啊,山神爷帮你把名字都刻好了,就只剩‘到此一游’了。要不要刻上去啊?刀借你啊。”宿贤卿镇定了一下,故意开着玩笑。 G=Hf&l
“啊,也可能是遇到同名的吧,撞名什么的也很常见呀。”不见荷也收起了惊吓赶紧帮腔。 y5/'!L)g
虽然嘴上这么说,两人心里都却升起一股不舒服的感觉。之前他们曾经猜测过石壁上的那些字是不是人名;出现“叶小钗”三个字后,两人都本能地认同这个推测。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名字刻在一起?宿贤卿和不见荷都是受过良好教育,走过大江南北,有些见识的人,马上就想到两种可能。 )v52y8G-p
一种是供养。常见的比如兴建寺庙,或者开山凿石进行佛教雕塑和壁画,把捐助这项工程的布施者的名字刻上石碑石壁作为纪念,或者把布施者的形象画进壁画里,称作“供养人像”。 /j' B\,
可是整条翠环山景区游览路线上,除了莲仙祠以外找不到任何宗教痕迹;洗心洞离莲仙祠已经很远,又是藏在大瀑布后人迹罕至,并且洞里也没发现雕塑或是壁画的遗迹,满刻人名作为供养的可能性实在很小。 *m$PH"
不是供养,那就是祭奠了。发生天灾人祸出现大量牺牲者时,或是国家遭受侵略,为了抵抗外侮有烈士英雄捐躯时,又或者有人对某地贡献重大时,常常也会将他们的名字勒石为记,表示祭奠和景仰。 0Ws;|Yg
山洞并不大,藤蔓已经被清理得差不多了,四周的石壁都露了出来,前无题后无跋,无箴无铭,无传无志,只有正面石壁上那二三十列数百个名字,怎么看都透着诡异。关心则乱,想到“祭奠”的可能,跟那些诡异的名字并列在一起的“叶小钗”难免让宿贤卿和不见荷觉得不安,又怕叶小钗觉得不吉利,于是两个人故意往轻松里说,希望叶小钗不要太在意。 Z%+BWS3YqY
然而对他们的话叶小钗恍若未闻,只是凝视了石壁一阵之后,再次伸出手来,将右手食指的食尖楔入到“叶”字的起笔之处。 zRV!(Y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