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意識開始,開明就覺得這個世界,破碎到令人厭惡的程度。族群與族群、聯盟與聯盟彼之間互相棄嫌鬥爭。打著生存的旗號,大點烽火狼煙。他一直不願去理解,卑微的生命本來就脆弱得好似風中蘆葦,為何還對這種蠻觸之爭*樂此不疲,明明這樣減縮彼此壽命比較多。沉淪海沉淪海,卻是誰都沒有沉淪,所有人都好似在海面上飄零,為了抓住哪怕最小的一塊浮板,傷人自殘無所不為。後來雖然前任策君公子離朱*將開明收入門下,教會了早熟的稚魔怎麼不讓局面變得更加難以控制,但還是沒有解開他的疑問——修羅帝國、幽暗聯盟、凶嶽疆朝?這個魔世碎成三塊就比碎成七八九十塊好了、就應該滿足了、就值得被原諒了?怎會有人這樣想呢。何況整合了一個魔世,這天地依然是被拆分成九界百洞天的破碎,救無可救。 a*o k*r
i6k~j%0m
後來學習策謀的時候,開明識得了世界的第二個謬論:策君、智者、謀士——被恭維為智謀見長的人,好似就只能靠著輔佐別人才能發揮能力,實現理想。哈,多麼合理而不費力的斷言啊。君不聞菟絲子乎?寄生菊蓼,纏繞宿主,寄生吸取生命之元,最初附宿主莖幹,絲絲縷縷紮入核心,最終覆滅全株,宿體生路盡斷,而寄生者種子落地休眠,只待新的犧牲者出現,就又是一場捕獵的開端。智者要依附帝王,但王不過是被選定注死的犧牲。王會失敗、會死、會灰飛煙滅,智者的思慮將會像菟絲子一樣,沉眠過千秋萬世,再度萌芽。所以,開明告訴自己,要等,哪怕這破碎的每一日再難以忍受,也要等,等到足堪被扶持的棋子出現。 .j`8E^7<
eS2VLVxu
身處魔世,有一個逃不開閃不掉避不了的名字。用開明的話說,死了千年還像幽靈陰魂不散讓人發貨發怒發愁的魔——元邪皇。誰不知呢,憑著睥睨眾生的實力,書寫魔世傳誦千年萬世不朽英業的最偉大存在。這話,他無數次聽別人講,也說給別人聽,但事實如何呢。戰功太驚人的傳奇,所以關於他的目的和謀略,後世根本毫無流傳,一片空白。空白卻不代表不存在。因著旺盛的好奇心和不倦的求知欲,開明通過所有可能的管道探查過這個最恐怖的魔,結果,無,仍是所得全無,所以他只能自己猜測。 \>e>J\t:
21~~=+)X
首先推翻的是靠武力想征天下的無謀霸主形象:單純的破壞者不可能留下王骨;如果是始皇那樣以九界歸,書軌同為目的,又為何創始的建樹遺留全無,只拾得攻伐遺影;還有枯髓咒怨,那到底是什麼生命力還或是執念,過了千年仍然蠢蠢欲動,這個世上到底有什麼讓元邪皇這般留戀?是霸權、征服——至今不朽的功業還不能滿足他嗎? >yr3C
開明很討厭這種沒有線索的猜想,費時費力又毫無意義。但他無法把那三個字從意識中剔除。最初的確是被動遇上這個名字,當時只覺得是無甚意義的死魔,但在他囚禁了離朱,頭一次獨自站上策君府高處俯瞰沉淪海的時候,腦中出現的,竟然還是這三個字:元邪皇。千年前,他睥睨著更加混亂的世界,是怎樣一種想法?從幼時就覺得眾生渺小,此刻開明懷著這種感受,借著元邪皇的眼,再望向亙古塵寰——他看到天道輪轉的可笑,看到載物大地的無情,看到眾生永劫不滅的匍匐,所以將一切從虛無的“道”中拯救出來出來。這世界不值一哂,但元邪皇不做,這宇宙,還有誰能呢。人不肖,滅之,地不肖,毀之,天不肖,取而代之! 他之思慮,就是最終天意。憑一己之力,屠戮虛無之神。眾生只要瞻他,便能給悲哀的生命帶去唯一的方向。 .U,>Qn4/
;Y$d!an0
是,這樣嗎。從出神中清醒的開明不禁露出嘲諷的微笑。如此絕無僅有之存在,卻最終湮滅,沒有與自己同一時代,真是好可惜呢,可惜了這麼鋒銳的一把工具。 "IoY$!Hk
5:l"*
當元邪皇複生的消息傳來沉淪海時,公子開明聽到啪的一聲——維繫他與這塵世虛假關係的最後一根線,斷了。太好了!這真是太好了!預想之外的驚喜,是沒納入算計的最優結果:究極的破壞降臨,當一切被邪皇掃蕩,當九界百代大地為之一清,當世間碎成肉眼無法辨認的模糊——他要的所有的條件都齊備,所有的人都會和這千古一帝同歸於盡,只要再等,等到那個時候,等破碎需要被重新整理的時候,一塊完整而嶄新的版圖就會出現! XQj+]-m
9<*<-x{A17
但“該做”的還是要做足,所以佈置好,或者說拋下了魔世的一切之後,開明按照應該的那樣去找俏如來。他心情奇好,好得掩飾不住,好到扮了一個雲海過客,演了一出戲碼來捉弄所有人。九界都會淪陷,只有片塵不沾身的過客會笑到最後,會接收這個任他擺佈的世界。 9~}8?kPNw=
中原、佛國、苗疆、海境、道域都會繼魔世之後淪陷,而他以性命為賭拉了羽國的雁王入局。只要在這局中,元邪皇就會是所有人逃不開的最後關卡。 ^I!gteU;
站在高處的開明望著震盪的佛國,不禁感歎一句,好快啊。 PjU.4aZ
吾皇,三個月內你能拿下幾境,又有多少人能在你手上存活呢,吾很期待,也很相信你的能力啊。 ''CowI
相信,念起代表著信任這種感情的詞,開明腦中閃過師尊離朱那句話:“智者的算計裏沒有感情。”哈,他微微一笑,眯縫了眼,這一次,放進了感情又怎麼樣,對方可是最恐怖,最強大的魔呢~殺吧,殺吧,魔世策君的微笑綻放得越來越明,等元邪皇殺得天地坍圮,金烏隕世,就是開明接手這帝之下都、天之九部的時刻!* D o!]t7Y$
bpfSe
&fifOF#[e
+9_E+H'?!
注: V(n3W=#kky
*蠻觸之爭:《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 15!b]':
*關於前任策君這個設定,是我在開明剛出場的時候,腦洞了一篇短短的文《面具》,講開明和私設的師父離朱的故事:離朱相中他、培養他,開明出師之後擔起策君的責任,把知道太多修羅帝國情報的師父囚禁了起來,準備拔除勢力之後準備再下殺手。 `aaT
#r
①開明者,《山海經·海內西經》:“ 昆侖南淵深三百仞。 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海內昆侖之虛,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②離朱者,《山海經—第六卷—海外南經》中一種神禽——“﹝離朱﹞木名也…今圖作赤烏。” s9BdmD^|#
*《山海經·西山經》:“…昆侖之丘…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即開明獸)…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陸吾又被稱作開明獸。